黄玮同学

2015-12-17 11:39:00 来源:院学工办 点击: 收藏本文

【人物名片】

黄玮,女,现任经管学院2012级文体委员,曾任职于校青协公关部、经管团委秘书处,目前已保研至华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科研经历丰富,获得15vip太阳集团官网校级科研立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计划项目,并获得第六届15vip太阳集团官网“挑战杯”一等奖、第十三届广东省“挑战杯”二等奖。


记者:黄玮师姐,你好!现在有很多处于迷茫期的新生,请问师姐当时是怎么确定自己的方向的?

黄玮:刚进大学的时候,每个班级都会有兼职班主任带班,我觉得兼班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当时的兼班是一个团委人,她不仅把我带进了组织而且还给了我很多建议,包括未来的发展和她自己走过的弯路等。另外一方面是自己比较愿意去尝试,所以大一的时候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去做团支书、做校青协的公关部干事还有做团委秘书处的干事等。虽然当时是身兼三职,但是我自己却没有办法割舍掉任何一个角色,因为每一个职位都能让我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说,在校青协公关部就会学到很多关于公关、外联、内联、主持人和礼仪方面的知识。因为这些,我渐渐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做营销方面的工作。在秘书处的工作也培养了我很严谨的思维。我觉得,大一就应该要不断地去尝试,敢试错。那个时候挺辛苦的,但是因为迷茫且什么都不懂,所以反而比较无畏,敢去试,所以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记者:师姐,我们在你的朋友圈发现很多关于书店的话题,同时你的研究课题也是跟书店有关,那你觉得书店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一个什么角色?

黄玮:这关系到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做关于书店的课题。有一天我去了北京路的联合书店,我发现这个书店不仅仅是书店,还承载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举办音乐会或者办展览,还有就是售卖除了书以外的其他东西。我很想知道,现在网上商城的生意如此兴盛,那实体书店到底是如何存活下去的。我觉得书店除了是一个卖书的场所,更多的还是一个文化活动空间。现在很多人聚会不仅仅会去饭店,还会去书店一起聊天或者静静地看一本书。我想引用我采访过的一个广州独立书店老板---1200的刘二喜的一句话,书店是一个温情供应的地方。书店不应只是一个放书的地方,一个旅客在一座城市停留的时候,一个书店可以作为歇脚的地方,让他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暖和人文关怀。


记者:我们知道你一直在做关于书店的课题,是什么动力让你坚持做这个课题?

黄玮:因为我们团队六个人一直都很坚守这个课题。我们是从参加团委启航杯开始的,我们从广州独立书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出发去研究,不小心拿了第二名。后来觉得我们做的不够深入,就不断地去找书店的其他切入点,后来就找到企业营销这个切入点。我们确实是很喜欢这个课题,因为对比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个课题是我们所能承载的。在我们找一个合适自己的课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很有兴趣地去了解。即使遇到很多困难,也不会害怕。其次,我觉得在这过程中有很多支持我们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会让我觉得因为这个课题,我接受到了生活的教育。比如说何晓兵老师和徐向龙老师指导我们这个课题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在周五一起吃饭,然后讨论这个课题。所以我们跟老师的接触非常多,从和老师的接触当中会知道:原来我们还有这么多不懂的东西。然后不断地再去学习。第三个是有志同道合的队友真的很重要,我的队友们都很支持这个课题,我们都肯去做,我们分工分的很好,所以虽然做起来很累,但大家都想一起为这个课题奋斗。

记者:师姐,你觉得研究独立书店这个课题对于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黄玮:在我保研的时候经常会有老师问我这个问题:这个课题跟你的专业有什么关系呢?我就会跟老师说:我觉得这个课题让我自己学会了很多思维方式。比如说我懂得了如何去写论文,如何去写一篇文献综述,如何去跟商家接触,如何去跟消费者接触等。另外还让我懂得了该怎么去做好PPT、演讲和展示。在参加比赛过程中,你会发现你需要将很多方面的技能运用起来。其实你大一大二参加很多社团组织时累积的技能,都会运用到。不仅只是参加一个比赛这么容易,而是要巧妙地调动你所有的技能去应对。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独立书店这个课题会让我以后去某个城市旅游时,把书店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我们团队去了北京、香港、广州、珠海和深圳等几个城市去调研,以城市的书店为地图去进行一个城市的探索,会很有趣。

记者:师姐,你参加了那么多科研比赛项目,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黄玮:第一个就是珍惜机会,即机会和平台。因为比赛科研需要你自己去关注,自己去把握机会的。大部分同学在他们大学的时候很少去接触科研或者比赛。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所以可以珍惜一下自己获得的这个机会。而且只要你觉得你可以把握住,不管多忙都要去把它做好。这个不是空话套话,因为很多时候真的是会突然收到一份群邮邮件,比如科研立项下一周要收申报书,申报书模板就在邮件里面。大部分人看到了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但是如果你觉得你有一个课题,或者你有一个好的想法,那就去做。第二个是很感谢有老师,师兄师姐还有队友。这些人在我大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充当在这个课题比赛当中的重要角色,而且对我未来发展道路上为人处世还有自己的情感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自己的成长真的是离不开他们。我们站在老师和师兄的肩膀上去探索一些东西。队友的话,更加像那种上刀山下火海,一起去拼一起去闯的那种角色。因为我们之前去调研真的很辛苦,跑各种城市。在调研消费者时,我们也受到了很多冷眼。我们那个时候经常发生去书店调研然后被保安赶的事情。我长那么大都没有试过保安要挟我“你再不走,我就去叫民警”,那时候是觉得真的很辛苦。有一次。我跟队友出去调研,下了一场大暴雨,我们六个人的鞋子全都湿了,淌着水回到宿舍,然后那个时候是凌晨两三点,感觉会觉得很奇妙。最后我觉得科研不是生活的全部。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但是要把握好大学的生活。因为我也看到其他人不同的生活,除了做科研的人还有做公益项目做得很好的人,还有人在实习或者做兼职,这些人做得都很好。我自己也有参加创业,也接触到很多创业的团队。他们在大学的时候已经把创业的内容当成自己的事业了。反正就是觉得大家成长的路径都不一样,就看你怎么利用时间。

记者:从一个懵懂新生到现在这么优秀,在这些年里,你觉得自己收获了什么?

黄玮: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更加确定了。大一的时候,我也没想到自己会学财务管理,会去读研还有去搞科研去做志愿者和有机会创业。这些年让我坚定了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而且在团队活动中,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展示得更加明显了。第二,就是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会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可能自己在某个阶段做一些事情会觉得自己还可以,但是在网上看到别人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别人在更高的平台上,自己做的还不够。这是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三就是懂得怎么自学,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我看到一张海报就知道它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样去设计。看了一场开放日,我就知道他是怎么举行的,它有什么小缺点,它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发现很多生活中的细节已经成为了职业习惯。还有就是培养了自己未来职业生活的素养,即如何从身边的东西中快速地去学习。

(撰稿人:谢思源、林淳琳   审稿人:张晓娜)